七長八短之説

張熙政1

傳統的「七長八短」

陳雲濤在《螳螂拳略論中》説道:「通背拳為七長之拳,而螳螂拳則七長八短,長短俱備,八剛十二柔,剛柔相濟,為短打之絕妙好拳」2。馬漢清在〈淺談螳螂拳的七長八短、八剛十二柔〉中提出長拳短打並不能計量區分,「七長八短」也無法精確說明,所以有「長拳即短打,短打即是長拳」之說,然後他再具體説明何謂「七長八短」3

所謂的「七長」:

一、取上打下,打下取上,裏外翻車,是謂一長。

二、賣勢欲走,轉身回取,是謂二長。

三、雙封砍掌,[]牛之鞭(原文缺字,或為「策」字,源於古時駕牛、馬車,以鞭策動物耳朵的動作),是爲三長。

四、迎面冲拳,或單或雙,是謂三長。

五、兩手合纏,雙掌直取,是謂五長。

六、側身擺步,扭身以入,是謂六長。

七、彼出我出,後發先至,是謂七長。

所謂的八短:

頭、脚、手、肘、肩、胯、臀、膝。

傳統論述之不足

迎面冲拳、 裏外翻車或許能説是長拳的使用,但是打下取上、 扭身以入、 後發先至這些則是概念、 原理、 拍位、 身法的應用。 因此,馬漢清,即是螳螂拳古譜,所説的「七長」,並非「長短」的長,而是「長處」的長。這種說法有脫離了長拳短打討論範圍的味道,帶上了點炫耀的色彩。就算是我們炫耀自己的長處,螳螂拳的特點或者「特長」絕不止七樣,也很難説明這些特長是自家獨有。以這方式提出這七樣會局限我們的思維,讓人固步自封。這種不夠深刻,脫離了範疇的論述對我們理解與學習不太有幫助,容易誘人誤入歧途。

假如我們要為螳螂拳留下文字學説,提高對拳法與武藝的理解,我們必須系統地說清一些概念與原理,不能停留於復述前人的説話。前人所説的並不一定是錯,但也不一定是對。前人的想法,尤其是文字上的記錄必然受他們的環境與思想所限制,不能完備。再者,拳法是會變化更新的,我們必須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入新的元素以提高自己與後人的水平。因此,我們需要以批判的目光認真看待前人的文字,透過考究與實踐印證,找出核心思想,再提出更適當、實際的理論,不能停留於復述的階段,原地踏步。

「通背拳為七長之拳」此説,詢問通背拳人士後,只能說此説不可考。此説的七長跟上面提到螳螂拳的七長是否一致,是「長處」的意思還是「長短」距離的意思我們也無從辯證。這時候我們需要重新檢視我們的討論範圍,「長處」與「長短」兩個概念何者有研究的價值。

我會認爲,「長短」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要談論距離這概念在螳螂拳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而不是炫耀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對我們有所啓發。這思維其實已經包含在馬漢清「長拳即短打,短打即是長拳」的論述中。既然兩者唯一,「長拳即短打,短打即是長拳」,我們並沒討論何謂「七長」何謂「八短」的必要。討論何謂長拳和短打更爲重要。

「長拳」一詞可見於戚繼光《紀效新書》「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之説4,太祖長拳是否為實為宋太祖的拳法,其中的「長」到底是距離的長短還是時間的長短(一説為演練時可以延綿不斷,故稱長拳)我們亦不得而知。根據《紀效》的文字,我們可以推測它是用於訓練軍士的拳法之一種。現時各家武術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明代的軍事訓練(正確來説,古時軍事訓練與民間武術並沒有嚴格的分家,因爲有府兵、團練等制,是互爲影響),各家論述亦有相通之處,也有互相引用、交流、吸納再成一家的歷史,比如說南方武術起源多可追溯到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在南方練兵之事。

《紀效》續道:「(各家)各有所長,各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亦即是説,當時兵家並不會以單一長拳或短打或擒拿或踢腿或某一強項爲傲,而是提出「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5,門戶之見是阻礙進步的弊端。我們所追求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與貫徹的理論去應付搏擊中的各種變化。練習時也需要根據這一貫的系統去鍛煉我們的思維,使身體的活動與想法一致。因此,我們要說的不應是「七長」是什麽,「八短」是什麽,而是徹底探討長、短到底是什麽,是以何機制運作,如何練習。雖然《紀效》提出「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但現實上並不一定可行,因爲各家拳法理論差異可以很大並互相矛盾,比如説,詠春的直與摔跤的圓在一般認知的理論上就很難融合在一起。假如不能融合一起,單學習並完全掌握某一種或者可能更有效率。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如何形成一套理論機制,螳螂拳的融合點是在什麽地方。

系統論

拳法上,放長擊遠是各家基本,因爲一般接戰雙方都是先從遠距離靠近對方。不能作出長距離的攻擊與反擊,那就是將這距離拱手讓於他人,對方可以在這距離進行出定點制壓。與此同時,凡要學習武藝必先放鬆筋骨舒展關節,不然身體僵硬短促不能有效的靈活運動。所以凡是習武一般多是從長拳入手,幫助培養出身體的靈活度之外同時賦予練習者最基本、最能應用在平常距離下的抗敵技能。螳螂拳系統中有羅漢拳,又名助基功,其他有如潭腿都是很好的長拳基本功訓練。各家拳法在這點有很多類同的地方。

至於短打,它作爲近距離技擊的一個統稱並沒有疑問,而這距離的技擊可以透過頭、脚、手、肘、肩、胯、臀、膝進行攻擊,螳螂拳稱之爲「渾身是打」。但是,作爲全面的短打系統,我們不可忽視貼身的摔跤擒拿技巧。相撲、摔跤、擒拿或稱為曰「跌」,都是歷代軍士的基本訓練項目。歷代軍士身披鎧甲,刀劍不能擊破,於是近身作戰很容易演變成摔跤。就算是無裝甲搏鬥,缺乏摔跤擒拿的技能,只要一纏鬥在一起就會變得無計可施,使得自己身陷險境。所以,只是提出身體部位來概括短打並非全面。

反過來說,長拳以外更有踢腿。腿法的重要不在高低不在踢人,而是利用腿法覆蓋距離。攻擊時要透過先手去安全地踏入對方的身距中,防守時則透過可信威脅去限制對方的活動。換句話説,不論是更遠的腿法還是極近的摔跤,它們都是在描述身體在時間與空間的不同位置,長拳與短打也不過是時間與空間的兩個範圍而已。除非你打算永遠定在一點對敵,否則你就要學會不同距離的應敵技能;你需要有一個一貫的系統讓你能在不同距離間無阻礙的發揮。「長拳即短打,短打即是長拳」的真義在此。

故此,區別長拳與短打的不過是距離,亦是距離將兩者連貫在一起,因此它們的運作原理必須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距離的關係而顯得形態略有不同。「長」是在門戶之外的攻防,雙方在長距離對峙,要接近對方必須通過直綫的移動,就算是想以弧形進入距離只要對方移位一步就會重歸直綫,因此這場合的運動方式容易顯得較為剛直,尤其是雙方肢體發生觸碰,缺少緊貼壓迫的時候。雙方沒有發生觸碰就不會形成着力點,這也是訓練或對敵經驗不足人士在這距離對陣容易大開大合露出空檔打出俗稱「王八拳」的原因。故此,螳螂拳的「長」並不是單純的直,而是直中有圓,透過先手先進行壓制得到力點,並利用身法帶動關節的圓進行錯位去消化直硬的死角與盲點,順勢的導入下一圈運動。又因爲距離較遠,你需要快速越過這空間,這就形成梅花螳螂快打的特點。

「短」則是門戶内的運動。在門戶之内,身體的關節一個或更多已進入或滲透對方門戶之内,這時候最有效的運動方式是圈,在門戶之内運轉並帶上柔勁去因應對方的抗力作出連消帶打。再近一點可以用肘、膝,再貼近就用上擒拿、摔跤。越是貼近,「八剛十二柔」中柔的運動就越發重要。缺乏柔勁,動作在門戶内直綫行走就會生硬容易走入困巷。六合螳螂的「暗剛」最適合在短距離進行壓制作出衝擊。所以,我們的系統很多時候會用梅花螳螂的勁度進擊,再用六合螳螂「棉裏裹鐡」的柔勁結束戰鬥,用上擒拿和摔跤就能徹底破壞對方的平衡和鬥志。

以長入短、以短入長

至於貼近門戶的活動,那是介乎長拳與短打之間。在這場合下,除非一接觸門戶就立刻脫離回到原位–這是大多數人搏擊的形態–否則要持續進行攻擊就需要打開門戶進入門戶之内,這時候就會形成「以長入短」。同樣道理,雙方在長距離進行接觸,一方欲拒對方與門外,另一方卻以短打的化勁柔勁突然滲入對方門戶之内,這就是「以短入長」。在短距離猛擊,迫使對方急速脫離糾纏,再以身步貼近追擊,這也是「以短入長」的一種表現。

到底是「以長入短」還是「以短入長」我們很難作明確的區分,兩者往往是互爲表裏的。螳螂拳不鼓勵定點打,因爲定點打容易打空、不夠壓倒性,並且會放出機會讓對方反擊。螳螂拳不是運動,我們的目標也不是搏鬥競技。武藝的出發點,是當我們遇上敵人時我們應以最快的速度以壓倒性優勢結束戰鬥,不然就是徒然對自己增加危險,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並非單純的指不經任何戰鬥,而是在戰鬥前己方的系統或戰略已經計算好如何導入勝勢,只要一接觸就能自然的勝出。螳螂拳系統已經計算好勝機,所以我們才會提出「一往莫禦,百折不回」,而不是「先戰而後求勝」。

雙方拳來脚往就代表雙方無法有效的壓倒、制服對方。要達到戰術上的絕對優勢,其中一個方針就是在對方不能還擊的距離與角度下進行攻擊。道理就如同槍對刀一樣。三米長、三公斤重的長槍對大約一米長的腰刀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因爲長槍可以在腰刀的攻擊距離外制敵於死命。但反過來,只要腰刀制住了槍的活動並突入到槍的距離之中,那槍的長則會成爲它的致命缺點。

所以,兵家不願在對等的地形下跟對方進行對等的死鬥,除非環境所不容。兵家所要的,是利用戰略與戰術—兩者均是透過思想與行動所形成的計劃–為己方添加優勢再積纍成絕對的勝勢,這就是孫子所謂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6。你的思維與行動原則,即是你平常練習所訓練的,必須有勝利的根基,而這根基,簡單而言就是如何在瞬間的接觸下立刻形成決定性的不平等。

粘黏纏封

螳螂拳與很多中國武術門派,就連歐洲的長劍劍法一樣,都講求粘黏纏封。粘黏並不是單純的爲了粘黏而粘黏,而是透過粘黏–身體或武器的接觸–去感應並同時限制對方的行動。粘黏的時候要瞬間辨別虛實,硬則以柔化之,虛則是對方要發動攻擊,所以你可以實之,後發而先致。初出手的目的並非立刻致人死命,而是在試探應手,真正的攻擊是辨別虛實之後避實擊虛,即是俞大猷《劍經》所説「打他第二一下」7。以螳螂拳的原理進行一場戰鬥,雙方是先從一定距離對峙,再進入較近距離發生接觸。一經接觸,螳螂術者就立刻透過辨別虛實,再而避實擊虛攻敵所必救。假如對方不能救,那打擊就會直接傷害對方,擴大雙方的不平等導入勝勢;假如對方能救,他必須放棄其他行動趨赴你所攻的地方,這就代表你在主導他的行爲,幾圈下來他就會為救援而疲於奔命,這就會持續擴大雙方的不平等而導入勝勢。

「致人而不致於人」是勝敗的根本,不是招式的形態或長短,招式、形態是跟著勝機而發的。而兩軍趨利爭勝,就必須考慮地形、空間與時間這些問題。在長距離打入對方的門戶,使對方不能在其門戶内應付你的攻勢,那就是長拳短用。在對方門戶内疾起猛攻,以身法步法使力貫透其身,又或左右跳躍旋進旋出,使他無法招架急速敗退再乘勝追擊,那就是短打長用。這就是螳螂拳主導時間與空間的方法。

以身法為軸心

故此,不論是招式或距離的長短,身法與步法均是一致。長距離下身步短促,那就無法攻入對方門戶。短距離下身步短促,那就是無法以全身的力量作出猛擊。長拳或短打是形態隨時空的變化而轉換,核心的原理則是不變。要從長距離進入短距離,壓迫對手,你不能站在原點發出攻擊,這樣就算擊中了對方你也不能緊緊壓迫對手去全面控制局面。在短處進行打擊,因爲空間減少的關係打擊加速的時間也會同時減少,故此必須藉助身法與步法去製造衝擊,藉此動搖對方。

打擊的目的並不單純爲了讓對方感到痛楚或者受傷,雖然這都是效果之一,而是利用這些效果去威脅著對方使他作出改變從而控制他。打擊中了,對方可能會退步以卸開力度,又有可能重傷倒地,也有可能角度關係擦過而已,但這些可能性並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要以最有效率、最能降低自己風險的方式取得勝利,你就要壓倒對方,這就代表你必須利用身法步法不斷緊逼直到你能完全控制對方。

長是在遠處的控制。在長距離發動攻擊,目標是以身法、步伐要衝入對方身距離控制對方門戶。而短打則是短距離的控制,擒拿摔跤也是控制的方法。發生接觸時,就以圓的活動控制對方門戶,使他難以反應並壓縮他的身體與活動範圍,這是長兵短用,也是從外綫切入内綫的良法。短打時則利用身法步法「放長擊遠」,讓力量貫透對方身體,打亂他節奏步伐,又或從内綫打出外綫覆蓋對方,主導對方的活動,這是短兵長用。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過程可以不斷反復,要視乎對方與自己在時空中的位置,時長時短,時内時外,時直時圓,變化無方,這就是無形不可測。

時空中心說

所以螳螂拳不能用長拳或短打作區分,實在的武藝亦不應有如此區分,因爲一個完整的系統必須有足夠的解釋和預測的能力,缺乏長或短的覆蓋,過度的强調某一項就代表思維上出現死角與不平衡。單有長拳而缺乏短打,那就解釋、預測不了爲何並在什麽場合會進入摔跤或擒拿。缺乏長拳,那一個系統就難以解釋、預測不了爲何並在什麽場合作出長遠的打擊,要如何靠近步入短打的距離。

這套螳螂拳理論亦必須建立在粘黏纏封之上。如果只想進行打擊,打一拳後遇到阻礙或打空了就收回拳頭,那就不會進行粘纏封,那麽我們的這套理論就不成立。而這種場合下,最佳均衡會變成在距離間的長拳,拳來拳往。這樣就會形成長對長、短對短,即是在原地踏步。俞大猷有言:「兩人大門對打,不進前脚,不折後脚,不能勝」8。我們不能說這種打法是錯,但與螳螂拳對比,這種定點的打法相形顯得低效,增加自己的風險,不能積纍絕對優勢去壓倒對手。

因此,距離短促時我們就需要將身法探長製造與控制距離,距離延長時候就要考慮以身法入短,打入對方的差落與節拍間:這就是以長輔短,以短輔長。這樣我們就能貫行自己的意志,將自己的意志加之於對方。長短不單單是手足、身體的距離,或拳或打或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法如何因應時空而變動。長、短是相對的,長是爲了入短,短也是以長的身法去打穿擊透對方,兩者的身法是一致的。這時候「長拳即短打,短打即是長拳」就能成立。或者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說,既無長拳亦無短打,達到「兵形象水,避高趨下」9、「因勢利導」10的境界。練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抽出技巧手法單獨練習,説明該技巧是用於長或是短,但真正交鋒的時候則是「一不登山,二不騎馬,怎樣來就怎樣打」11,老子所言「無為而無不為」12是也。練習時我們需要透過招式的運用去認識身體物理與其機制,藉此去領悟自然的道理。

時空是戰略、戰術思想的核心構成,所有活動、器械都是圍繞著時空而運作的。在什麽時候什麽的空間做什麽事,是根據「勢」而決定,而不是長短、剛柔、攻守。長、短、剛、柔這些,是在一個以思維、時空、運動方向所構成圓體中不停變動,螳螂拳的「亂截」與「囫圇勁」就是建築在這個原理之上。孫子曰:「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13。亂是我所製造加之於對方的,使其無所適從。螳螂拳法有言:「圓似滾珠,活似機輪」,圓是身法帶動身體整體運動隨著抗力而滾動,這樣我就不會出現死角。我不出現死角而滾動到對方所不能反應的角度,這就是螳螂拳取勝的理論。

回到傳統意義上的「七長」,它們更多的是描述身法的應用、粘黏纏封或開門戶的方法,我們可以更好的歸類為螳螂拳戰術指導的七種。而「七長八短」於日常用語中意思為參差不齊,螳螂拳或長或短或左或右,節拍起落亦是參差不齊。故此,我們大可跳出傳統的思維,以「七長八短」來更好的歸納為螳螂拳節奏此起彼落、變幻無方、出其不意的這個思想。

1門派:太極梅花六合螳螂拳;陳雲濤-馬漢清-胡西林一脈。太極梅花:郝氏-陳雲濤- ;六合:丁子成-陳雲濤-

2陳雲濤《螳螂拳略論》。載於〈李廷海的博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2a89bf0102z4w9.html)

3馬漢清〈淺談螳螂拳的七長八短、八剛十二柔〉載於〈李廷海的博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52a89bf0102z82n.html?type=-1)

4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之十四。中華書局,北京1996年,165頁。

5同上。165-167頁。

6孫武《孫子兵法》軍形篇第四。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5%AD%AB%E5%AD%90%E5%85%B5%E6%B3%95)

7俞大猷《劍經》,載於《紀效新書》。見《紀效新書》短兵長用說篇第十二。148頁。

8同上。134頁。

9孫子,虛實第六。

10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5%8F%B2%E8%A8%98/%E5%8D%B7065)

11六合螳螂拳歌訣

12老子《道德經》三十七章。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8%80%81%E5%AD%90_(%E5%8C%AF%E6%A0%A1%E7%89%88)

13孫子,兵勢第五。

  1 comment for “七長八短之説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